都市人:无须谈肉色变
2003-09-20
作者:《市场报》2000-2-25
面对活鲜鲜的鱼、蹦蹦跳跳的虾、白嫩嫩的鸡、鹅、鸭,鲜红的猪、牛、羊肉等挡不住的诱惑,谁不会食欲大增?然而由于膳食中动物性食物过量,动植物食物的比例失调,以致肥胖症、高血脂症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一类“文明病”显著增加,使人们望肉生畏,以为鱼、肉、禽、蛋等动物性食物有百害而无一利,只有素食才能养生,其实这是一个饮食误区。指导人们合理膳食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明确指出,食物要多样化,经常要吃适量的鱼、禽、蛋、瘦肉,以达到合理营养、促进健康的目的。
动物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
食物中的蛋白质视其是否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利用可分出优劣,鱼、肉、禽、蛋、奶等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,其所含的九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均接近人体需要,吸收利用率高,故称为优质蛋白。大米、小麦、玉米、薯类等植物性食物,其蛋白质中由于缺乏一种或多种必需氨基酸,影响到蛋白质的吸收利用,被称为非优质蛋白。身体所需蛋白质的量约50%应来自优质蛋白,对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幼儿、儿童、青少年和对蛋白质需要量特别高的孕妇、乳母更为重要。
肉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高
近十几年来,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,但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仍然是较高,其中一个原因是膳食铁吸收率低。存在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形式,即血红素铁(有机铁)和非血红素铁(无机铁),前者比后者能更加有效地被人体所吸收。肉、肝、禽和鱼中的血红素铁约占总铁量的1/3,其吸收率较高。肉类所含的“肉因子”又是促进铁吸收的因素,如果膳食中有牛、羊、猪肉、鸡和鱼,可使铁的吸收率增加2至4倍。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的吸收不受膳食中含维生素C、植酸、草酸的多寡而影响;但植物性食物的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则受上述因素影响。鸡蛋因含有干扰铁吸收的物质,即使含有一定量的铁,也不能改善缺铁性贫血。
肉中维生素丰富
无论是脂溶性维生素A、D、K或B族等水溶性维生素、动物性食物均含量丰富,与贫血有关的维生素B12,只有动物性食物中才存在。
鱼肉是肉类中的骄子
鱼类与肉类一样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锌、铁、碘、钙等矿物质,而且鱼类的脂肪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,特别是海鱼,n—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,这类脂肪酸能加速体内胆固醇的代谢,减少血凝固,减少动脉中脂肪斑块的形成,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作用。
吃什么肉好
在动物性食物中,应多吃鱼、鸡、少吃猪肉,特别是肥猪肉。有人说:吃肉,四条腿(畜类)不如两条腿(禽类),两条腿不如无腿(鱼类),这是很有道理的。成年人每天食用50-100克禽畜肉、50克鱼虾类、25-50克蛋类,再加上适量的谷类、蔬菜和水果,就能达到合理营养的要求。只要遵循上述吃肉原则,不过量吃肉,就无须谈肉色变。(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教授 许月初)
动物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
食物中的蛋白质视其是否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利用可分出优劣,鱼、肉、禽、蛋、奶等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,其所含的九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均接近人体需要,吸收利用率高,故称为优质蛋白。大米、小麦、玉米、薯类等植物性食物,其蛋白质中由于缺乏一种或多种必需氨基酸,影响到蛋白质的吸收利用,被称为非优质蛋白。身体所需蛋白质的量约50%应来自优质蛋白,对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幼儿、儿童、青少年和对蛋白质需要量特别高的孕妇、乳母更为重要。
肉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高
近十几年来,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,但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仍然是较高,其中一个原因是膳食铁吸收率低。存在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形式,即血红素铁(有机铁)和非血红素铁(无机铁),前者比后者能更加有效地被人体所吸收。肉、肝、禽和鱼中的血红素铁约占总铁量的1/3,其吸收率较高。肉类所含的“肉因子”又是促进铁吸收的因素,如果膳食中有牛、羊、猪肉、鸡和鱼,可使铁的吸收率增加2至4倍。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的吸收不受膳食中含维生素C、植酸、草酸的多寡而影响;但植物性食物的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则受上述因素影响。鸡蛋因含有干扰铁吸收的物质,即使含有一定量的铁,也不能改善缺铁性贫血。
肉中维生素丰富
无论是脂溶性维生素A、D、K或B族等水溶性维生素、动物性食物均含量丰富,与贫血有关的维生素B12,只有动物性食物中才存在。
鱼肉是肉类中的骄子
鱼类与肉类一样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锌、铁、碘、钙等矿物质,而且鱼类的脂肪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,特别是海鱼,n—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,这类脂肪酸能加速体内胆固醇的代谢,减少血凝固,减少动脉中脂肪斑块的形成,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作用。
吃什么肉好
在动物性食物中,应多吃鱼、鸡、少吃猪肉,特别是肥猪肉。有人说:吃肉,四条腿(畜类)不如两条腿(禽类),两条腿不如无腿(鱼类),这是很有道理的。成年人每天食用50-100克禽畜肉、50克鱼虾类、25-50克蛋类,再加上适量的谷类、蔬菜和水果,就能达到合理营养的要求。只要遵循上述吃肉原则,不过量吃肉,就无须谈肉色变。(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教授 许月初)